聚焦平安廊坊,勇当社会治理的参与者。
下一步,我市将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扎实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工作,积极开展环境应急培训、应急演练,全面提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胜。应急响应启动后,可视事件损失情况及其发展趋势调整响应级别,避免响应不足或响应过度。
初判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启动IV级应急响应,由事发地县(市、区)应急指挥机构负责应对工作。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形成做好全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的合力。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易造成重大影响的地区或重要时段时,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根据廊坊市环境风险源强度、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计算全市环境风险指数,将全市划分为高、较高、中、低四个风险区,并将风险区按照1km×1km的分辨率进行了网格化展示。初判发生特别重大、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分别启动I级、II级应急响应,市指挥部在上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下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应急预案》适用于我市行政区域内发生的或发生在我市行政区域外但可能对我市生态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将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2016年12月20日印发的《廊坊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废止。该项目于4月21日在 ... 本报讯(记者 苗月平 通讯员 田硕)6月15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与廊坊智慧环境生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廊坊市工业企业及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及效果评估项目签约仪式。
2021年,市生态环境局在全市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及园区集群一厂一策一行一策一园一策方案编制及实施效果后评估工作,旨在深入调研我市VOCs排放企业治理现状,制定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可行技术指南、一厂一策编制技术导则,加大对企业的培训指导力度,量身定制减排措施,科学评估治理及减排效果,实现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减排,为十四五抑制臭氧污染、完成各项空气质量考核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摘要: 本报讯(记者 苗月平 通讯员 田硕)6月15日下午,市生态环境局与廊坊智慧环境生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举行廊坊市工业企业及园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及效果评估项目签约仪式。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服务期内,中标方需要完成廊坊市内不少于2000家工业企业排放清单及问题清单、推动不少于2000家企业完成挥发性有机物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廊坊市1个重点工业园区一园一策及2个重点行业一行一策方案编制,搭建廊坊市典型VOCs污染源成分谱数据库,并完成重点行业企业一厂一策方案实施后效果评估。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全面摸清形成臭氧的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氮氧化物来源并实施深度治理。
该项目于4月21日在河北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标公告,5月13日在廊坊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近年来,我市臭氧污染对优良天数目标任务完成的影响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十四五及年度阶段性空气质量目标完成的最大问题。
要确保十四五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稳定向好,攻克臭氧污染问题,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园区集群污染物前期调研并实施深度治理迫在眉睫。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标后,廊坊智慧环境生态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中标金额为259.8万元,项目服务期为12个月但楼上一直没人住,找物业也联系不到人。去年4月以来,我们把随时随地解决群众诉求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探索构建了‘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
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我们持续优化这一机制,不断加大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力度,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群众说事 干部解题机制为民解难题我们家卫生间的房顶漏水,怀疑是楼上漏水。全市检察系统推出践行人民检察为人民20项服务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向深入,全市公安系统聚焦社会民生领域短板弱项,创新服务举措,把民生警务做到老百姓心坎上,先后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践行爱民服务46项举措》。
一项项便民利民的服务事项,一个个为民排忧解难的务实举措,一桩桩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消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摘要: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以来,全市政法系统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始于群众所需,终于群众满意,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市检察院召开机关教育整顿警示大会,通报《全国检察机关违法违纪典型案例》。被救助当事人肖某、何某眼含热泪地说。
6月3日,家住广阳区金桥社区金桥小区的72岁居民缴万清笑着说。全市政法系统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用贴心的服务、暖心的态度,得到了群众的称赞,进一步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切实提高了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市委政法委构建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依托县、乡、村综治中心搭建工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群众的大事小情都可以到这个平台来反映。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促进政法队伍教育 ...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活动以来,全市政法系统积极回应群众期待,始于群众所需,终于群众满意,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的工作格局,确保工作高效运转。据介绍,交警服务专区整合业务窗口,实行所有业务窗口都可以办理全项车驾管业务,实现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实现多项车管业务一窗通办,同时推动缴费支付电子化,可选择支付宝、微信等方式支付,为群众办理业务提供便利。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感谢永清县检察院的检察官,让我感受到法律的公正和司法的温度。发挥反面案例警示教育作用,坚持惩教结合,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全市司法行政系统推进互联网+公证服务,积极推进公证、司法鉴定上门服务,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纠纷化解率达99%。这一工作机制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得到基层干部广泛认同,也成为廊坊市域社会治理的一道风景线。
全市政法系统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判教育整顿工作的第一标准。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胜喜说。
广大干部闻事而动,围着群众转,真正把工作标准刻定在群众满意上。廊坊中院干警集中观看了英模报告片《时代楷模邹碧华》和《时代楷模吕建江》,以及延安整风讲座专题片,感悟法治精神、传承法治力量。司法救助是检察机关权利救助的最后一公里,不仅缓解了被害人的家庭困境,而且体现了司法温度,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全市政法系统和广大政法干警以学习教育打头开路,以查纠整改为主要抓手,筑牢政治忠诚和信仰之基,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极大地提振了士气,绝对忠诚思想根基更加牢固,干事创业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群众说事 干部解题平台将问题反映到社区,这件事有眉目了,这个机制真正为民办事。截至目前,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运行以来,共受理群众诉求14万余件,响应率100%,解决率97.7%,满意率97.8%,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大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少乡镇(街道)实现零信访、零事故,各类案件普遍下降。
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是促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转化、践行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岳林山说,说事、解题机制实现了服务平台由多个平台向一个平台转变,服务方式由分散运行向一体运作转变,服务内容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变,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也带来了基层工作新气象。
坚持知行合一 确保教育整顿取得实效5月14日,在市公安局举办的教育整顿查纠整改环节民意座谈会暨警营开放日活动中,各界代表对市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中心一楼交警服务专区推出的一窗式服务工作,让群众只跑一次腿只进一扇门的业务办理模式赞不绝口。连日来,全市政法系统立足主责主业,坚持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和民意导向,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所思所想之事、办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实践实干中赢得民心民意。
再通过平台交办督办、部门协同联动来解决问题,从而形成一套闭环流程,实现群众说事一扇门、干部解题一条龙。全市法院系统开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审判工作提质增效活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专项集中执行行动,及护航青春系列活动。6月1日,永清县检察院举行司法救助金发放仪式,向2名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刑事案件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6万元。及时了解群众诉求,明确查纠整改方向,做到教育整顿过程受群众监督、效果让群众评判,推动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我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综合运用多种形式,上好党史教育第一课、理论学习必修课、红色传承初心课和廉政教育警示课,打响了教育整顿攻坚战。先后开展了一把手上党课、英模事迹宣讲等一系列活动,推进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市委政法委探索建立的群众说事 干部解题工作机制,成为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的有效平台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胜喜说。
司法救助是检察机关权利救助的最后一公里,不仅缓解了被害人的家庭困境,而且体现了司法温度,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广大干部闻事而动,围着群众转,真正把工作标准刻定在群众满意上。